1923-2023
庆祝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
建校100周年
百年树人业 茁壮青溪边
1923年8月,青浦城厢开办了全县第一所普通中学——青浦县立初级中学。岁月悠悠、倏忽百年,青浦县立初级中学走过百年风雨成长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这所百年老校在乱世中不忘初心,坚守育人使命;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改誓言,肩负起培养国家栋梁人才的重任。下面就让我们从档案的视角感受一下青中的百年成长史。

青浦县立初级中学校舍落成典礼合影
(1931年)
1
维艰举步(1923-1949年)
1922年,青浦县教育局奉令筹设初级中学。期间,时任县立乙种商业学校校长的袁蔚文受命筹建,他多方奔走,尽心竭力促成初级中学如期开学。1923年8月,青浦县第一所普通中学——青浦县立初级中学于青浦城厢南隅和睦街文昌宫原县立乙种商业学校校址(原青浦第二中学内原井字房旧址,已拆)创立,招收初中一年级一个班,学生27人,袁蔚文被聘为首任校长。尽管他忠于职守,事必躬亲,但创校之初,教育经费拮据,教学设备稀少简陋,还受军阀战祸破坏之厄,可谓举步维艰。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学生上街进行劝募救国公债的宣传。同年10月17日,青浦面临陷落,学校被迫停课。学校因无人看护,遭受日寇严重破坏。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复校开学。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因教育经费短缺,并无多大发展。

2
曲折前行(1949-1976年)
1949年5月青浦解放。由于青浦党组织发动师生开展护校斗争,校产在战乱中并无损失。1956年学校增办高中,更名为“青浦县中学”,为本县第一所完全中学。1958年,青浦县划归上海市管辖,大量高校毕业生充实进学校教师队伍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958年至1976年前的十余年时间里,学校受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形势的影响,在风雨飘摇中曲折前行。

3
困境奋起(1976-1987年)
1976年,学校迅速摆脱“文化大革命”给教育造成破坏的困境,进入了改革、探索、发展的新时期。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于两年后被上海市教育局定为县重点中学,政府连年拨款扩建校园,办学条件更为完善。
1979年至1987年,学校迈出教学改革的步伐,从“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坚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出发,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的常规制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4
改革兴校(1987-1999年)
为了更好地引领青浦全县的初中教育,实现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质量的目标,1987年8月,青浦县教育局指示青浦县中学初中部与青浦县中学脱钩,并在卫中路校区建立“青浦县实验中学”。从此,青浦县中学成为了一所高级中学,对招生工作和教育工作进行了改革,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青安路校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5
磨炼创新(1999-2023年)
1999年,上海市教委同意青浦县中学更名为“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成为上海市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校长、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易址新建,搬进位于青浦新城的新校区,并确立了“磨炼出素质”的办学理念,励精图治、磨砺创新,学校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百年来,学校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回顾青中发展的历程和成功的经验,是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学校一贯坚持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宝贵精神和“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优良校风,推动学校向着更高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