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说明(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揭示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哲学日”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内存,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说明( )
A.有了哲学,生活就快乐了 B.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3.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随时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4.“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和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上述论断说明( )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5.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6.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民工:“打工。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学者的观点( )
A.是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
B.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把追求精神满足或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D.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7.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这种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