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编辑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必修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复习教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7/17 12:00: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1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2、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⑴斯大林模式妨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⑵赫鲁晓夫稳固了最高领导地位;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作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2.措施:
⑴经济:①农业:A.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B.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②工业:A.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B.给企业部分权利;
C.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⑵政治: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3.败因:没有真正触动斯大林模式。
4.评价:⑴积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⑵局限:①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②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③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迷信,又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