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神经调节
1.(2010·广东高考·T6)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全身出现过敏性反应
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
【命题立意】本题以重症肌无力病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兴奋是如何在神经与肌肉间传递的。
【思路点拨】可将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和功能机理同神经突触的相比较,来理解重症肌无力的致病机理,确定选项。
【规范解答】选A 。 神经—肌肉突触和神经—神经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大致相同。神经—肌肉突触由突触前膜(神经细胞膜)、突触后膜(肌细胞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间的间隙)组成。其作用机理是: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肌细胞中肌纤维滑动而使肌肉收缩。故当“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将不能与后膜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不能引起肌细胞中肌纤维滑动而使肌肉收缩。故A正确。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CD三项重症肌无力产生的原因无关,故不选。
【类题拓展】
解决教材中无有,但有同理知识类问题的方法 — 等效法
(1)题类举例:神经—肌肉突触(教材中无) 与 神经突触(教材中有) ;减数分裂制片方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