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贝克勒尔通过实验最早发现了电子
B.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其半衰期增大
C. 核反应堆用过的废料清洁无污染,没有放射性
D. 核反应235 92U+10n―→9038Sr+136 54Xe+1010n属于重核的裂变
D 解析:汤姆孙通过实验最早发现了电子,故A错误;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只取决于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故B错误;核反应堆用过的废料仍然有放射性,故C错误;核反应235 92U+10n―→9038Sr+136 54Xe+1010n,属于重核的裂变,D正确。
2.(2020•全国卷Ⅰ)(多选)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1、X2、X3、X4代表α粒子的有( )
A. 21H+21H―→10n+X1
B. 21H+31H―→10n+X2
C. 235 92U+10n―→144 56Ba+8936Kr+3X3
D. 10n+63Li―→31H+X4
BD 解析:α粒子为氦原子核42He,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A选项中的X1为32He,B选项中的X2为42He,C选项中的X3为中子10n,D选项中的X4为42He。故选B、D。
3.关于核反应方程238 92U―→234 90Th+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核反应方程中的X代表的粒子为氢原子核
B. 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一定能缩短238 92U的半衰期
C. 此核反应释放能量
D. 此核反应方程属于β衰变,β粒子是238 92U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C 解析:由电荷数守恒与质量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核反应方程为 238 92U―→234 90Th+42He,所以此核反应方程中的X代表的粒子为α粒子,故A错误;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等条件无关,故B错误;此反应是α衰变,由于发生质量亏损而释放能量,故C正确,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