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列举的四位科学家,他们对世界天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那么其中排列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
A.哥白尼 托勒密 牛顿 开普勒
B.托勒密 牛顿 哥白尼 开普勒
C.哥白尼 托勒密 开普勒 牛顿
D.托勒密 哥白尼 开普勒 牛顿
【解析】选D。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从人类头顶飞过,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的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之后,牛顿根据开普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选D。
2.对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G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式中的G是一个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N·kg2/m2
B.当r趋近于零时,m1和m2之间的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m1和m2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D.m1和m2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和m2是否相等无关
【解析】选D。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G知G= ,即公式中的G为万有引力常量,其单位为N·m2/kg2,故A错误。万有引力是一种远程相互作用,该公式只适用于两个质点间引力的计算,距离趋近零时物体不能再看成质点,即此公式不再适用,所以得不到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的结论,故B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与m1和m2的质量无关,因为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