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六中2020届高三物理总复习测试试题(二)(含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洛希极限是19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洛希在研究卫星状理论中提出的一个使卫星解体的极限数据,即当卫星与行星的距离小于洛希极限,行星与卫星间的引力会使卫星解体分散。洛希极限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为常数,ρ′、ρ分别为行星和卫星的密度,R为行星的半径。若一行星的半径为R0,该行星与卫星的近地卫星周期之比为a,则行星与该卫星间的洛希极限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于近地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密度公式

联立解得

所以密度与其近地卫星环绕周期平方成反比,再由

解得

故选A。
2.甲乙两车在一段平直路面上同向行驶,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2m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s时,两车相遇
B. t=2s时,两车相遇
C. 从t=0时刻起甲车行驶12m后两车相遇
D. 甲乙两车间距越来越小直至相遇
【答案】C
【解析】
【详解】AD.t=1s前乙车速度大,两车间距越来越大,t=1s后乙车速度小,两车间距越来越小,t=1s时,两车速度相等距离最大,故AD错误;
B.t=2s时由图可知两车位移相等,位移差不等于两车出发时的距离,所以两车不相遇,故B错误;
C.t=2s时由图可知两车位移相等,乙车在甲车前方12m处,设再经时间t两车相遇,此时甲乙速度时间图像围成的面积为12m,即

解得t=2s,此时甲的位移为

故C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