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知识一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ma.
3.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因果性
|
F是产生a的原因,物体具有加速度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
|
矢量性
|
加速度a的方向由合外力F的方向决定
|
瞬时性
|
a与F对应同一时刻,即a为某时刻的加速度时,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合外力,物体所受合外力的瞬时变化会导致加速度的瞬时变化
|
同一性
|
①F、m、a对应同一个物体或系统;
②F、m、a统一使用国际单位
|
独立性
|
①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②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③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即ax=,ay=
|
加速度的决定式

加速度由物体质量和所受合外力决定,与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知识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一、瞬时问题
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合=ma,加速度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当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突变时,加速度也随着发生突变,而物体运动的速度不能发生突变.
2.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橡皮条)的区别
(1)轻绳和轻杆:剪断轻绳或轻杆断开后,原有的弹力将突变为0.
(2)轻弹簧和橡皮条:当轻弹簧和橡皮条两端与其他物体连接时,轻弹簧或橡皮条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二、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4.实重和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
完全失重状态

工作原理由重力作用效果决定的仪器,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会失效,如天平、单摆、水银气压计、密度计、连通器等.
三、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连接体.
2.内力和外力:连接体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系统内的物体受到系统外的物体的作用力是外力.内力和外力的区分取决于所选择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