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
[要点对点练]
一、实验的原理及过程
1.如图所示,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原理图,下列对本实验的理解和看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小车释放的位置来改变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
B.完成本实验必须计算出每次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的值
C.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必须在同一点
D.操作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
[解析] 本实验改变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是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完成的,A错误;没有必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焦耳,只要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多少倍就已经足够了,B错误;每次操作都应使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成倍数地增加,因此小车的释放位置不能改变,C正确;实验时,应该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然后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D错误.
[答案] C
2.(多选)在完成“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后,也必须保证每次将小车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每次都应使每条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
B.每次都应使小车获得相同的动能
C.每次都应使橡皮筋产生的弹性势能成倍数地增加
D.每次对小车都做相同的功
[解析] 在完成本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没必要求出,但应满足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成倍数地增加,因此在完成本实验时应保证小车的释放点的位置不变,即每条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变,橡皮筋储存的弹性势能成倍数地增加,A、C正确.
[答案] AC
3.(多选)关于“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
B.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保持水平
C.平衡摩擦力时,若纸带上打出的点越来越密,就应调大斜面倾角
D.平衡摩擦力时,若纸带上打出的点越来越疏,就应调大斜面倾角
[解析] 实验中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这样能使细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它受的合力,A对,B错;纸带上打出的点越来越密,表明小车做减速运动,摩擦力平衡不够,这时需要垫高木板一端,使斜面倾角增大,直到打出的点均匀为止,C对,D错.
[答案] AC
4.实验时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在小车沿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法是使长木板稍微倾斜.对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下即可,没有什么严格要求 ②木板的倾斜角度在理论上应满足重力使小车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 ③如果小车在倾斜的木板上做匀速运动,则木板的倾斜程度是符合要求的 ④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由动力学知识可以知道,要平衡阻力,就应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使小车能够做匀速运动.
[答案] B
5.(多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觉得教材中实验的测量过程较复杂,改进如下:如图所示,将教材中实验的长木板放在桌面的边缘,小车的前端放一小球,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加速运动,到桌面边缘后小车在挡板作用下停止运动,小球做平抛运动,测出橡皮筋的条数为1、2、3、…、n时小球的平抛距离x1、x2、x3、…、xn,则( )

A.如果忽略一切摩擦,x∝n(n为橡皮筋的条数)
B.如果忽略一切摩擦,x2∝n(n为橡皮筋的条数)
C.该实验中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可以通过倾斜长木板的方法平衡而不产生新的误差
D.该实验中倾斜长木板会产生误差
[解析] 由W∝v2、x∝v、W∝n得x2∝n,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该实验应用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如果长木板倾斜,则变为斜抛,将产生误差,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