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训练(九)
[要点对点练]
一、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
1.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研究对象的选取 B.理想化过程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法
[解析] 对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太阳和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同,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符合关系式F∝,依据等效法,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符合关系式F∝,故D项正确.
[答案] D
2.太阳对地球有相当大的引力,地球对太阳也有引力作用,为什么它们不靠在一起?其原因是( )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
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还不够大
C.不仅太阳对地球有引力作用,而且太阳系里其他星球对地球也有引力,这些力的合力为零
D.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使得地球绕太阳运行
[解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太阳和地球上,不能相互抵消,A错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3.陨石落向地球(如图所示)是因为( )

A.陨石对地球的引力远小于地球对陨石的引力,所以陨石才落向地球
B.陨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引力大小相等,但陨石的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陨石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
C.太阳不再吸引陨石,所以陨石落向地球
D.陨石是受到其他星球斥力作用落向地球的
[解析] 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故选项A、C、D不正确.陨石落向地球是由于陨石的质量和地球相比小得多,故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且加速度大,选项B正确.
[答案] B
二、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4.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能看作质点的两物体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只有能看作质点的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才能用F=来计算
C.由F=知,两物体间距离r减小时,它们间的引力增大
D.引力常量大小首先是牛顿测出来得,等于6.67×10-11 N·m2/kg2
[解析] 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称万有引力,选项A错误;不能看作质点,但质量均匀的球体间的万有引力也可以用F=来计算,故选项B错误;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选项C正确;引力常量首先是由卡文迪许精确测出的,故选项D错误.
[答案] C
5.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B.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C.若m1>m2,则m1受到的引力大于m2受到的引力
D.m1与m2受到的引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可判定A项错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判定C、D错误;引力常量是由实验测定的,B正确.
[答案] B
6.关于引力常量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是N·m2/kg
B.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各1 kg的物体,相距1 m时的相互吸引力
C.在不同星球上,G的数值不一样
D.在不同的单位制中,G的数值是一样的
[解析] 同一物理量在不同的单位制中的值是不同的,选项B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