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后作业(九)
[基础巩固]
1.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研究对象的选取 B.理想化过程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法
[解析] 对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太阳和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同,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符合关系式F∝,依据等效法,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符合关系式F∝,故D项正确.
[答案] D
2.太阳对地球有相当大的引力,地球对太阳也有引力作用,为什么它们不靠在一起?其原因是( )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
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还不够大
C.不仅太阳对地球有引力作用,而且太阳系里其他星球对地球也有引力,这些力的合力为零
D.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使得地球绕太阳运行
[解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太阳和地球上,不能相互抵消,A错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3.关于引力常量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是N·m2/kg
B.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各1 kg的物体,相距1 m时的相互吸引力
C.在不同星球上,G的数值不一样
D.在不同的单位制中,G的数值是一样的
[解析] 同一物理量在不同的单位制中的值是不同的,选项B正确.
[答案] B
4.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他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 )
A.0.25倍 B.0.5倍
C.2倍 D.4倍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宇航员在地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为F1=,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为F2=,所以==×22=2,故C正确.
[答案] C
5.(多选)假如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关于物体的万有引力及物体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万有引力不变
B.放在两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不变
C.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减小
D.放在两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增大
[解析] 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变,赤道上的物体重力会减小,而两极处重力不变,选项A、B、C正确.
[答案] ABC
6.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 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 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A.400g B.g
C.20g D.g
[解析] 由g=,得====,∴g′=g.
[答案] B
[拓展提升]
7.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不变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