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成
衰变成 要经过8次β衰变和6次
要经过8次β衰变和6次 衰变
衰变
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
C.  射线与
射线与 射线都是电磁波,
射线都是电磁波, 射线穿透本领远比
射线穿透本领远比 射线弱
射线弱
D.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铀核( )衰变成铅核(
)衰变成铅核( )的过程中,设发生x次
)的过程中,设发生x次 衰变,y次
衰变,y次 衰变,衰变方程为
衰变,衰变方程为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
238=206+4x,92=82+8×2-y
解得x=8,y=6,即要经过8次 衰变和6次β衰变,故A错误;
衰变和6次β衰变,故A错误; 
B.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的衰变的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原子核是不成立的,故B错误;
C. 射线是氦核流,
射线是氦核流, 射线的实质是电磁波,
射线的实质是电磁波, 射线的穿透本领比较强,故C错误;
射线的穿透本领比较强,故C错误;
D. 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D正确。
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D正确。
故选D。
2.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同地出发,其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做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 0~t2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
C. t1~t2时间内,甲物体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D. t1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一直为正,并且在增大,所以二者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同地出发,经t2s到达同一位置,故在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又两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则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所以在0~t2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大于乙物的位移,时间相等,故在t1~t2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D.位移时间图象 切线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t1时刻乙物体图象的切线斜率大于甲物体图象的斜率,即在t1时刻乙物体的速度大于甲物体的速度,故D错误。
切线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t1时刻乙物体图象的切线斜率大于甲物体图象的斜率,即在t1时刻乙物体的速度大于甲物体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足够长的木板,木板上放一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现分别使木块获得向右的水平初速度v0和2v0,两次运动均在木板上留下划痕,则两次划痕长度之比为(  )

A. 1:4                B. 1:4 C. 1:8                D. 1:12
             C. 1:8                D. 1:12
【答案】A
【解析】
【详解】木块从开始到相对长木板静止的过程中,木块和木板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

解得 ;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划痕长度

同理,当木块的初速度为2v0时,则划痕长度为

故两次划痕长度之比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