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外力。当然,自然科学和哲学总是相通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本章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教学时应选取学生熟知的图片或例子,或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演示,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学习本章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通过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使学生理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课时安排:
共6课时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课时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2课时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2课时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1课时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从容说课
本节是总论,全面剖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类。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作用速度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内力作用。教学中要运用实例具体说明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从发生条件、能量来源和作用方式等方面阐述外力作用,运用学生熟悉的例子说明不同方式的外力作用彼此之间的关联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从两个层次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第一个层次:每一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牵涉的内、外力作用。第二个层次:各种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作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