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07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9/3/21 17:28:4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失其所与,不知                    令将军与臣有郤
B. 张良出,要项伯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 卒惶急,不知所为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焉用亡郑以陪邻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通假字现象。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A项,“知”通“智”,明智;“郤”通“隙”,嫌隙。B项,“要”,通“邀”,邀请;“反”通“返”,返回。D项,“卒”通“猝”,仓猝;“蚤”通“早”,早些。ABC三项都有通假字。D项不含通假字。故本题选D项。
【点睛】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所以,时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范增数项王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